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欢迎光临新会人大信息网!   今天是
1
首页|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决议决定|人事任免|人大新闻|工作动态|代表风采|自身建设|法律法规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大新闻
构建全覆盖实践基地网络 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新会样本
作者:区人大常委会研究室 发布时间:2022-04-01

3月30日,新会区人大常委会召开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建设推进会,为11个镇(街)实践基地和22个村(居)实践基地授牌,正式搭建起区、镇(街)、村(居)三级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网络。

试点先行,探索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有效载体

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是推进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平台阵地。去年以来,新会区人大常委会积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和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以双水镇为试点,依托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双水镇委党校和龙脊村人大代表联络站,建立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心、研学基地和实践站。其中,实践中心发挥总领作用,指导镇内各行业协会、各村(社区)代表联络站点建立基层实践站,总结推广在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形成的经验做法,在探索实践中形成辐射带动作用;研学基地则依托成立于1959年、具有62年教学经验的双水镇委党校,深入开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论应用于基层实践的研究,以“理论教学”“现场教学”“案例教学”相融合方式进行学习研讨和宣传展示,并总结提炼形成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可复制、可推广的做法经验;龙脊村实践站是双水镇开展“民事民商议、代表齐参与”民主协商模式的重要实践点,通过搭建村内“议事厅”,人大代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齐参与的方式商议推动了巴贝高亲子乐园、陈大羽公鸡艺术馆、悦读馆等一批大型文旅项目落户该村,这个过程正是全过程人民民主最生动的实践。至此,双水镇通过“一中心一基地一站点”,完整搭建了基层全过程人民民主研学、实践、展示和辐射的平台。

以点带面,形成全覆盖三级实践网络

双水镇人大先行先试的做法在全区树立了很好的榜样示范。今年2月,区人大常委会印发了《新会区人大常委会关于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建设的工作方案》,全面铺开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建设。方案明确了这项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具体任务,提出依托全区11个镇(街)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14个片区联络站、95个村(居)联络站,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由区、镇(街)向村(居)延伸。在3月30日召开的实践基地建设推进会上,区人大常委会为11个镇(街)实践基地和22个村(居)实践基地授牌,接下来,将把这一批示范点建设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抓手,建立上下联动工作机制,由常委会班子成员挂点联系各实践基地,加强指导,为推进实践基地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同时,将以这一批示范点为基础,以点带面,分步实施,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村级实践基地全面开花,逐步实现区、镇(街)、村(居)三级网络全覆盖。

发挥代表作用,有效提升全过程人民民主实效

各级人大代表是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主力军,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作用,区镇(街)两级人大不断建立健全代表联络制度,依托实践基地开展代表履职活动,推进人大代表与选民的沟通联系常态化、多渠道,让人民群众随时找得到人、说得上话、办得了事,真正发挥民意表达“晴雨表”、问题反映“直通车”等作用。比如,三江镇深吕村在实践站组织人大代表开展“我来听你讲”民意收集活动,以“现场倾听+实地调研+落实反馈”相结合的形式,主动高效收集群众意见,架起政府与群众联系的桥梁,助力解决基础设施、便民服务、人居环境整治等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崖门镇人大以镇实践基地为总点、各村(居)的人大代表联络站为分点的模式,搭建代表“云履职平台”,联系代表、接待选民、会办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实现“视频联联看、网上随时见、云上快捷办”。

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建设推进会的召开,标志着新会区人大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开启了新征程。全区各级人大将以此为新起点,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不断完善机制,夯实基础,提升素质,挖掘特色,着力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新会样本。





 
 
请使用浏览器IE6.0或Netscape4.7以上,1024*768分辨率来浏览
主办: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
地址:江门市新会区新城区同庆路1号 邮编:529141 电话:0750-6390354    传真:0750-6390418  电子信箱: xhsrd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