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灾大考显担当,人大代表在行动。超强台风“苏拉”来势汹汹,面对风魔猛烈冲击,新会区人大常委会切实扛起政治担当,迅速组织发动各级人大代表,主动出击、逆风出动,集结奔赴台风防御一线,把“战场”作“考场”,以人大担当筑牢抗台防汛“安全堤”。
靠前调度,一线督导防御工作
“船只全部都回来了吗?”“应急物资储备充足吗?”“该转移的群众要彻底摸排,一个都不能漏!”台风红色预警拉响后,区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用自身行动发挥表率示范作用,第一时间分赴挂点街道,督导严格落实上级有关工作部署,抓紧抓严抓实各项防台风措施,逐一反复排查各类风险隐患,彻底转移可能受威胁的群众,严谨细致做好防台风工作。台风过境当晚,常委会领导现场指挥,全程协调调度,同当地干部群众全力以赴抗击台风“苏拉”。
巡逻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我区各级人大代表联合各村(社区)对辖区内的危房、危险边坡、河岸堤坝、山塘水库、易涝点、地质灾害隐患点等风险隐患地带开展“地毯式”巡查,确保在台风来临前做到全部“查一遍,过一遍”,发现危房旧物墙体开裂、坡体剥蚀掉块或垮塌等安全隐患及时上报应急指挥中心,做好警戒区域设置。对简易遮阳棚、在建房屋、大型广告牌等易出现风险隐患地带开展地毯式巡查,提醒群众做好加固和除险措施,及时排查、消除安全隐患,切实保障群众的人身安全。如三江镇驻五四村人大代表汤金海巡查时发现村内有建筑堆放材料,为避免材料坍塌伤及群众,及时拉警戒线警示;驻联合村人大代表赵美玲协助村干部、网格员对村内临时市场铁棚用绳缆加固;区人大代表李伟业网格巡视时发现一户独居老人的阳台上放满了花盆绿植,存在安全隐患,在了解到该户人家行动不便的情况后,亲自协助老人家把花盆从阳台搬到地面,并带领网格员针对同类情况继续摸排,有效地保障居民人身安全。
宣传到位,筑牢安全意识防线
台风登陆前期,一批又一批人大代表们顶着狂风暴雨,走街入巷,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开展防台风安全知识宣传,筑牢群众防范意识防线。线上通过微信群及时向群众发布防台风相关预警信息,开展防台风知识宣传。线下积极采取排查走访,利用粘贴通知、移动小喇叭、广播等多种方式,提醒群众及时做好防台风准备,增强群众的防范意识与自救互救能力。如8月30日,大鳌镇辖区内65名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投入到防风宣传队伍中,与网格员通过广播、LED屏、短信、电话等方式向全镇宣传台风预警信息,并做好辖区网格所属渔船和乡镇自用船回港避风和核实统计工作。又如,9月1日晚,为切实督促全区落实好“五停”工作,聂艳芬等区人大代表深入辖区内商铺宣传“五停”措施,劝导未关门商铺尽快关门,着力把居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
动员安抚,协助重点人群转移
“阿婆,台风要来了,你的房屋有安全隐患,我建议您到安置点过渡一下。”随着台风“苏拉”的逐渐逼近,重点人群转移工作也在争分夺秒地进行着。人大代表密切关注弱势群体,深入走访辖区,对辖区的低保户、危旧房户、低洼易涝区户等弱势群体进行集中走访排查,对危旧房居民挨家挨户敲门劝离前往避灾安置点。每到一户,代表们细心询问低保、五保及孤寡老人住房是否漏水、院内是否有积水、生活是否存在困难等,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叮嘱老人有需求及时联系代表和村干部,为孤寡老人撑起了一把“爱心伞”。如三江镇人大代表余宝婵积极参与沙仔场人员撤离工作,同时还与村干部们把低保户家里的电器用凳子升起,避免低洼房屋水浸导致家电受浸。司前镇人大代表周军列为加快群众转移速度,特意开车到危旧房、养殖场等地接行动不便的群众到村委会转移避险。
全力以“复”,加速恢复生产生活
台风过境后,街道上随处可见残枝落叶、积水淤泥。全区各级人大代表迅速集结,投入灾后重建队伍当中,抢修抢通抢进度。同时,深入重点人员家中了解受灾情况,并加强危旧房屋、田间地头、山塘水库、地质灾害点的巡查,协助开展台风过后的复耕复产、道路清障、积水疏通、帮扶救助等工作,帮助群众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如9月2日清晨,会城街道辖区内的各级人大代表自主组成巡逻队,在风雨中穿梭于大街小巷巡查、排险,对大树倒塌等情况及时做好标记,并迅速通知有关部门尽快处理,做好台风过后的善后工作。三江镇人大代表充分发挥好“民间河长”作用,组队及时巡查辖区大小河流、水库,警惕水位超过警戒线,协助清理打捞河道垃圾、断枝等漂浮物,确保辖区内水位安全和河道畅通。
闻“汛”而动,逆风而行。此次抵御台风“苏拉”,新会区各级人大代表危难时刻心系群众,主动协同各方力量,积极履职作为,共同构筑防台风防汛城墙,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我为民、我履职、我行动”的庄严承诺,彰显了新时代新会人大的责任担当。